萍鄉市湘東區排上鎮地處湘贛交界處,自然資源豐富,生態環境優美,農業基礎深厚,其中,制種產業是其主要產業,被譽為“全國雜交水稻制種之鄉”。 2019年8月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示范建設名單以來,排上鎮以此為機遇,以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為核心,聚焦水稻制種主導全產業鏈培育,以最高標準、最大效率、最優資源推動經濟發展和產業升級,逐漸形成主業強、百業興、宜居宜業的發展新格局,一粒種子撬動鄉村振興的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不斷提質升級,形成制種產業新高地。該鎮以天涯種業、海南(江西)廣陵高科等農業企業為主體,以發展壯大制種產業為重點,不斷加大對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培育力度。在原本產業基礎上,總投資2985萬元,做大做強本土和海南兩大制種基地,啟動標準化水稻制種基地、雜交水稻技術研究中心以及制種人才培訓中心等工程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添置配套設備、加大技術研發等方面提質升級。同時,抓緊完善一批符合實際的水稻產業扶持政策,主動對接上級部門,推動政策落地見效。目前,該鎮已建成近萬畝標準化水稻種植和繁育基地,天涯種業躋身綜合實力全國第七、全省第一種子企業,被農業農村部評為國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海南南繁制種每年的生產面積穩定在15萬畝左右,占整個海南南繁制種面積的95%以上,從業人員達6000余人,年產量達2600萬公斤,占全國雜交水稻供種量的11.7%,年銷售額達6億元。排上鎮還被江西省人民政府授予“省級現代農業示范園”稱號,并成功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項目建設名單。 加快產業融合,打造經濟發展新引擎。該鎮以制種基地為基礎,全產業鏈發展為主線,通過集聚資源要素、多種業態融合、多方利益聯結,著力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產業發展層次和市場競爭能力。以天涯種業為主體,盤活現有閑置廠房資源,總投資1200萬元,建設年加工3萬噸優質稻米生產線。同時投資200萬元,建立智慧農業數據平臺和電商綜合運營中心,通過農業推介會、媒體推廣等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區域優質稻米及米制品品牌,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和產品附加值,項目投產年利稅達1260萬元。此外,通過培育壯大新型農民專業合作社和新業態龍頭企業,發揮特色優勢,不斷延伸擴大產業鏈,其中依托排上優質綠色資源,投資7300余萬元打造了仙居山莊四季生態采摘園、省5A級園林餐廳“蒸棧泉小院”等生態旅游點。經過幾年發展,該鎮已形成集研發、種植、加工、倉儲、物流、示范、服務等于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條。 創新體制機制,勾勒產業強鎮新藍圖。該鎮以政府為主導,通過“龍頭企業+公司(合作社)+制種大戶”的方式延伸產業鏈,積極引導轉變發展方式,不斷優化產品結構、產業結構、經營結構,建立健全龍頭企業與種植經營主體需求對接機制,創新完善產業發展與農民的利益聯結。結合精準扶貧,由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引領,成立貧困戶合作社,開展管理協作、技術協作、銷售協作,實現產業發展和精準脫貧的“雙贏”。不斷推動制種科技化,構建新型農業制種體系,加快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先后設立了1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后工作站、2個省級協同創新體、1個省級優勢科技創新團隊、1個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已擁有各類專業技術人才300余人。此外,整合鎮內紅色文化、綠色業態、特色產業,總投資近億元建設了集紅色體驗學習、科普教育、農業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紅色文化·鄉村旅游綜合體,使全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人居環境、農民經濟性收入得到顯著提升,鄉村振興發展駛入快車道。 |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自2021年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
一、關于加強農民合作社登記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規范農民專業合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