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榆林11月8日消息(記者周彤)近日,央廣網記者走進陜西省榆林市清澗縣萬只湖羊扶貧產業基地,實地探訪讓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領頭羊”。 清澗縣萬只湖羊扶貧產業基地負責人張海清介紹,該基地位于下廿里鋪鎮張家鹼村,由甘肅中盛農牧集團有限公司與清澗縣農業綜合開發公司合資成立的清澗縣中盛農牧產業扶貧開發有限公司投資所建。該項目于2019年9月開工建設,總投資5000萬元,總占地面積190畝,建筑面積17000平方米。目前,建成羊舍30棟,羊存欄13168只,年出欄可達1.2萬只。 據介紹,該基地在清澗縣主要依托龍頭企業全產業鏈的優勢帶動,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務工增收、飼草種植、托管代養”五種方式,為脫貧戶穩定增收提供有效保障。 清澗縣萬只湖羊扶貧產業基地落地以來,通過流轉村民的土地作為基地建設的場地,按照每年每畝260元—300元的價格進行流轉,目前已兌現流轉費26.6萬元,涉及農戶46戶;同時,在周邊鄉鎮大量收購青貯玉米、紫花苜蓿等飼草,可輻射帶動近千戶農民;此外,在樂堂堡便民服務中心董家溝村、寬州鎮李家溝村、玉家河鎮趙家洼村、下廿里鋪鎮前進村建成4個養殖合作社,通過“基地抓指導、合作社育肥、貧困戶務工”的三位一體機制,形成了“一托四”的產業發展格局,迸發出強大的生命力,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清澗縣副縣長朱國鋒表示,未來,清澗縣將繼續引進大型龍頭企業,進一步發展黑毛土豬、肉牛肉羊等養殖產業,穩定農民增收,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
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了《農村土地經營權流轉管理辦法》,自2021年
近期,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防止耕地“非糧化”穩定糧食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關于加快水產養殖機械化發展的意見》
一、關于加強農民合作社登記管理工作 為進一步規范農民專業合
日前,中辦國辦印發《關于調整完善土地出讓收入使用范圍優先支持